为持续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,提升心理工作胜任力,6月11日,经济学院邀请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咨询师周凤琴老师开展以《温柔而坚定,学会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效相处》为主题的专题培训。
培训伊始,周老师就如何看待心理问题启发大家思考。她强调,要对心理问题“去污名化”,要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的意义和功能。心理问题是学生自救的信号,作为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要信任自己的直觉力,从常规线索、外在表现等方面及时观察识别这类信号,以便开展后续工作。周老师指出,心理问题是个连续谱,从“正常” 到“异常”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,她详细讲解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,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。
周老师重点围绕如何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展开讲解。她认为,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工作要有温柔而坚定的基本态度,并给出了接纳情绪、学会共情、坚持原则等技术要点。周老师认为在开展工作中要重视有效回应和充分共情,她列举了回应的心理雷区,以及常用的共情性语言。在周老师的指导下,现场教师分组练习体验了如何回应与共情,深刻体会到共情的重要性和艺术性。在如何识别和处理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方面,周老师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。
在互动环节,现场教师就如何与不愿表达的学生工作、如何处理厌学问题等与周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。现场互动频繁,气氛热烈。
本次培训实用性、可操作性强,为学院班主任、研究生导师队伍提供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有力支持。今后,学院将继续推进系列培训,赋能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育人工作。